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点击 > 青春榜样 > 正文
青春榜样

【第24届中国青年奖章】於若飞:在抗“疫”救援的战场上化鱼成龙

2020-05-18 09:18:06   来源:正蒙一院    点击:

                        ——记第24届中国青年奖章获得者、商学院毕业生於若飞

东风送喜,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传来捷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颁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表彰青年中的优秀典型和模范代表,我校2015届毕业生於若飞荣誉入选,成为我校毕业生中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向社会展示了“鱼化龙”精神”培育出的新一代外事学子的青春风采。

於若飞作为我校的优秀毕业生,2015年毕业于我校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现任甘肃蓝天救援队理事长、队长。毕业五年来,他致力公益救援事业,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奋进,曾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第三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甘肃2017十大陇人骄子”、2019年甘肃青年五四奖章、兰州好人、中国好人等多项殊荣。在这次“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评比表彰中,他以在公益救援行业的突出成绩和战疫抗疫的优异表现,成为共青团中央表彰的全国优秀青年典型。

回顾於若飞的化鱼成龙之路,洋溢着艰苦磨砺、拼搏奋斗和无私奉献的青春之光。自2008年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近15000小时,捐助贫困地区小学生700余名;2012年加入蓝天救援队后,共参与尼泊尔大地震、九寨沟地震等救援行动170余次,参与营救幸存者18人,挖掘、打捞处理遇难者遗体292具,救治600余人;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防灾自救技能普及课480余场,受益17万余人次;组织参与或指挥大型活动现场民众安全保障80余次,累计受益人数16万余人;为甘肃省建立29支青年公益性民间救援队,培养青年应急救援志愿者近千余名;参与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带领团队捐助扶贫物资款项数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於若飞组织全省蓝天救援队伍投身防疫一线,全省共计服务时间182040小时,为社会贡献公益价值折合787.14万人民币。

守正出新、坚志勇为,他是西部人道救援的先行者。2012年,於若飞还是一名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5月,家乡岷县的一场泥石流,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发生灾害后,於若飞征得学校同意后回到老家救灾,作为志愿者和蓝天救援队一同赴灾区进行灾情调查和打捞泥石流遇难者遗体,救援结束后於若飞回到学校加入了陕西蓝天救援队,2013年牵头组建了甘肃蓝天救援队。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此时的於若飞显现出超越他年龄的成熟和担当。大学毕业后,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钻研救援技能和志愿服务工作当中,短短八个月时间,他便完成了21门技能的学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救援队员。为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他积极学习防灾自救技能,多次参加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等相关单位的专业救援培训,取得联合国国际安保部(UNDSS)国际外勤安全高级资质、美国FEMA社区应急响应(CERT)培训师等资质。

从自己21岁成为一名救援队员的那一刻起,在接下来的几年间,他和无数的年轻人一起,在人道救援和志愿服务工作中锐意创新,上下求索,建立了甘肃省社会力量参与救援的组织体系,不断提高甘肃省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着力于抗灾救灾宣讲,持续提升全民防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015年5月6日,甘肃蓝天救援队正式在甘肃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成为甘肃省第一支注册的民间公益性人道救援队。

朝乾夕惕、夙夜在公,他是青年志愿服务的引领者在於若飞的努力下,甘肃蓝天救援队从一开始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人,从当初的只具备基本急救技能到现在包含山野救援、水域救援等十几个模块,参与自然灾害及生命救援、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大型活动赛事公共安全保障等1700多次。并在这几年积极发起辅助建立28支青年公益性民间救援队,其中14支蓝天救援队、6支大学生青年应急队、8支社区青年应急队。

“即使是份累差事,我也舍不得放弃”。於若飞认为协助有关部门参与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工作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党员,於若飞始终冲在最前面,在团队里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每次服务,他所率领的蓝天救援队留下的英姿飒爽的蓝色背影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做好日常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於若飞策划并组织实施了《“让应急无界,为校园护航”—校园应急服务队建设》、《全面构建校园安全体系及提升青少年综合应急自救能力建设项目》、等专项志愿服务项目十余项。其中《扶贫先扶智 扶智重安全—深度贫困地区青少年安全意识提升计划》以项目的形式面向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学生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的发生,共为贫困地区的2万余名师生、300多个家庭送去安全自救知识与技能,助力甘肃省脱贫攻坚战。

无论是常态工作还是品牌项目,於若飞都按照“组织规范、定位清晰、业务专业、多元合作”的原则,不断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向更深、更精、更细、更专业、更有实效的深层次发展。而他本人也在这些任务和项目当中,践行着志愿精神,引领着青年成长成才。

闻令即行、硬核战疫,他是疫情防控工作的行动者。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於若飞多重身份加身,他是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是疫情面前的“第一响应人”;他是国际公益学院的学生,是协调为武汉捐赠物资的转运链接者,打通捐赠“最后一公里”;同时,他也是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服务总队成员、甘肃省社区防控志愿服务队队长。面对疫情,於若飞像一个巨大的中心枢纽,及时分辨各项信息,转换不同角色牵线对接,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超级对接平台。

闻令而动站排头、勇挑重担当尖兵。57天的长时间工作,体力消耗巨大,精神压力激增,他未曾喊一声辛苦,大年三十坚守一线,不能和家人团圆过年,他没有诉一句委屈。在武汉刚刚“封城”的几天当中,他和国际公益学院的校友为武汉一线协调物资捐赠上亿元,这上亿元的物资在於若飞的手中实现了打通武汉救援物资转运“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同物资类别和性质,要用不同的车辆来运输,面对突发疫情,他一天至少打上百个电话,处理上万条微信,协调志愿者车辆、一线防疫车辆参与物资转运,保证物资在第一时间发到防疫前线。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作为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他带领队伍积极发挥救援队专业属性和社会组织公益属性。疫情防控期间,共计派出队员4686人次,对兰州市内25个街道、64个社区、19个肉菜市场、80个小区、140家单位、302所学校、8689辆小型客运车辆进行了全面消杀,重点启动兰州市100家社区“疫情防控消杀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从居民区防控入手,切断病毒传染源。为临夏州、定西市部分中小学捐赠疫情防控物资,助力复学工作。同时协调组织全省15支蓝天救援队伍在各地同时开展消杀防疫工作,累计派出队员12648人次,全省消杀面积达到1680.58万平方米。

“惯於岩畔谙风雨,可与人间作栋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外事学子化鱼成龙精神的潜移默化下,於若飞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以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默默地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安康,以博爱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坚信善行唤醒人心的公益理念,致力将志愿服务与人道公益事业坚定地推进下去。

上一篇:【校友故事】胡智淞:不忘初心,服务人民
下一篇:奏响五四华章|五四青年标兵--郑欣悦

?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