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南昌打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
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
涌现出诸多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故事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
就和校会君一起重温一下
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吧!
朱德的扁担
朱德挑粮1928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了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委员和朱德军长向根据地的军民发出了这样的口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毛委员和朱军长同战士们一样,亲自参加挑粮。战士们见朱德同志为革命日夜操劳,在百忙之中还和大家走山路过小河挑粮,便劝说朱德同志,战士们见劝说不起作用,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以为这样朱德同志就挑不成粮了。谁知朱德同志又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担,第二天又照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三天,后来朱德同志在他新削的扁担上,特地刻上了“朱德记”三个字并笑着对战士们说:“你们以后谁再‘偷’我的扁担,我可要批评了。”
半条棉被
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三民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当天晚上她们四人一块睡在厢房里,盖的是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红军的被子。第二天下午,女红军要走了。为了感谢徐解秀,她们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徐解秀不忍心,也不敢要。三位红军说:“红军同其他当兵的不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打敌人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生活。”后来徐解秀回忆道:“虽然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
十送红军
1934年10月,在于都河北岸集结着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此时敌军重兵正围追堵截,步步紧逼。于都人民纷纷支前拥军。当地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几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用来搭设浮桥。为了保密,于都人民在各级党政军组织指挥下,配合红军严密封锁消息。为了确保红军安全渡河,于都百姓每天下午4点开始架设临时浮桥,晚上8点完成,红军通宵达旦夜渡于都河,次日凌晨拆除,不留任何痕迹。从此“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的佳话广为流传。
红军过洪溪
军民情深1935年12月,由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一支队伍取道台江县革一,秘密来到炉山县湾水。一天傍晚时分,一支衣衫烂履、穿着草鞋的队伍来到湾水镇洪溪村。长居在深山的苗族群众们见一支军队到来,心中很是害怕。这时,一位首长模样的军人远远地大声向群众们打招呼,表示想在此借宿一晚。村里的群众见他们和蔼可亲,便放下了戒心。分别邀请红军战士们在大寨组的几位群众家里歇脚。夜间,战士们就地休息。因没有席子,吴朝良的父母便找来稻草,将稻草厚厚地铺在地上,战士们就睡在稻草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红军战士们就悄悄地起身,将睡过的地铺以及稻草收拾捆好,并将地下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完毕后,列着队伍,悄悄地走了。村民们起床后,才发现红军早已远去。这时,吴高里发现,自家桌上的一只碗压着一张红纸,纸条下面压着钱。打开纸条一看,只见赫然写着两排字,原来这是红军留下的便条。他们一方面表达着感谢之意,一方面表示红军的纪律是在老百姓家吃饭一定要给钱。他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了乡亲们。洪溪村的乡亲们都知道了这是老百姓的队伍,是为穷苦人民谋生计的队伍。时至今日,我们仍能真切地
感受到那段艰苦的岁月历程
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
战士们始终怀揣着革命的理想信念
严守纪律、一心为民
和平年代的今天
解放军所到之处
无不夹道欢迎、“硬核投喂”
无数次冲锋在最前方的
还是这群“最可爱的人”
你还知道哪些体现
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快来评论区和校会君分享一下吧!